「雞飛狗走」、「雞犬不寧」、「犬守夜,雞司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琴日講雞,今日講狗。 東西文化的差異,可從對狗的態度得到充分反映:假設西方社會中有A、B二君,A君養狗,以好友B君名字命名之,則B君甚為高興。而假設華人社會中有甲乙二君,甲君養狗,若以乙君名字命名之,則分分鐘有可能爆發流血衝突! 有道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但在嶺南,人咬狗亦唔係新聞。何解?好多人中意食狗肉嘛。「狗肉滾三滾,神仙企唔穩」。狗比羊貴,所以應該係「掛狗頭,賣羊肉」至真。 其實韓國人亦好中意食狗肉。八八年漢城奧運,當局為形象計,禁食狗肉。但同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漢城人睇到「四季湯」招牌,即心領神會,入而啖之。 粵語中形容寸步不離令人幾近厭煩的人為「跟尾狗「,而「狗仔隊(paparazi)」的稱呼即源於此。某些外省文人不知,又自以為是在報章胡亂解釋,令我等嶺南子弟甚為憂心。
相關討論帖:http://bbs.cantonese.asia/viewthread.php?tid=5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