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輪,美國快餐連鎖店因取消廣東話訂餐熱綫而受詬病,所謂「對錯自有公論,雙脚投票最準」。故此無謂勞氣,坐低飮啖奶茶,食個麥包先講,話晒與M字招牌相識多年,「相逢何必曾Big Mac」。姑勿論店中食物營養價值如何,「垃圾」與否,該店名稱着實有意思,值得本篇專題探討。
呢間英文原名McDonald's嘅快餐店,初初登陸香港時,未有中文名,時維一九七五年,距今剛啱四十年。因以Mcdonald爲名之西人,一般譯爲「麥當奴」,故曾有人諗過沿用此譯名做店名。但「奴」字有侮辱之意,「當奴隸」,何其政治不正確!於是改「奴」爲「勞」(港人多不能分N、L聲母,故認爲兩字同音),寓意「應當勞動」。查實,以今日之懶音趨勢,「麥」、「勿」趨于同音(否則,何來會以「麥麥送」諧音「密密送」?),「麥當奴」讀如「勿當奴」,「當家作主」之快感即時返晒嚟。
「麥當勞」嘅故事未完,一九九二年,北京開設首家McDonald's。當其時,貫徹Beckham譯做「貝克漢姆」、Clint Eastwood譯做「克林德伊斯特伍德」之又長又臭焗住音節化入聲尾音嘅傳統,該連鎖快餐店喜獲芳名「馬克唐納爾德」。但市場最終要向品味低頭,好快,「麥當勞」嘅招牌就出現於北京乃至全中國大小城市嘅街頭,一直至今。而「馬克唐納爾德」,就「冇乜人仲記得」。 今時今日,人人講嘢求簡求快,連「麥當勞」都嫌長得滯。潮語稱爲「老麥」、「麥記」,甚至「M記」,聽落頗有「老友鬼鬼」之親切感。亦有人稱之為「麥當當」,將其擬人化、寵物化。但所謂「入鄉隨俗,入水隨灣」,諸多譯音名稱之中,最有中國古風嘅都可算係——牡丹樓。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