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珊拜英相,內閣成員嘅中文譯名又成爲眾人談資。 (本圖由 Laurent Chan 提供)
此外仲有倫敦市長簡世德(Sadiq Khan),蘇格蘭首席部長施雅晴(Nicola Sturgeon),威爾斯首席部長莊家偉(Carwyn Jones),北愛爾蘭首席部長范愛玲(Arlene Foster)。 「文思通達」、「綺麗娉婷」、「秉持正道」、「意境安寧」……中文名相當優雅,遠勝於「王大軍」、「趙二虎」以及「瓜瓜菜菜東東北北」之類小農名。究竟譯名出自何人手筆?英治時期,英國官方人員中文譯名多由香港政府中文公事管理局與英國駐港商務專員公署等官方機構制定;「九七」之後,譯名則由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制定。由於港人普遍使用粤語,官方譯名亦以粤語發音作標准,並會盡量將譯名漢化,使華人有親切感。 幫鬼佬/婆改中文名大致有四大原則:一,以英文發音為主,取中文諧音,如新首相Theresa May,May譯作「文」,Theresa本有3音,取重音節音,譯成「翠珊」,中文名就為「文翠珊」;二,儘量挑選常見中文字作姓,名則要好聽、意思好;三,中文姓與名之順序與英文姓、名對應;四,通常會取三字中文名,若姓氏已可譯出有意義之三字中文名,便無需理會其名字。(以上內容參考〈蘋果日報〉) (「文翠珊」仲令人聯想到模Art女神「文詠珊」,從而對其外表有所期待)
歷代港督之中,好多亦改咗中文名,其中不乏精品。 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取「社會穩定、市民安康」之意頭。譯得更妙係佢三位千金彭麗思(Laura Patten)、彭洁思(Kathy Patten)、彭雅思(Alice Patten)。 前國際足協主席Sepp Blatter,取名「白禮達」,可惜人品不正,辜負「禮之所達」嘅好名。而鐵血娘子戴卓爾夫人,就冇辜負到佢個中文名,在位期間功績卓絕,「卓爾不凡」。然而,同一個人,喺另一個地方卻變做「撒切爾」(殺柒你?),可見,異種文化及異種制度之下,雅俗喜惡,見於譯名。 本來,有人有個好名,但不知何故,傳媒捨優取劣,不「與民為樂」而淪為「又霉又聾」。Cameron中途冇得撈,怕且都關改壞名事。 講開「首相」,順帶一提,查實仲有人會講「英揆」、「日揆」。「揆」即「管理、掌管」之意,引伸爲總攬政務之人,如宰相。「閣揆」即內閣首腦,「揆席」即宰相之位。此稱呼古雅之甚,卻早已不見於中國大陸,只偶見於港、臺,此爲「禮失求諸野」乎?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